崇祯十九年八月十三。
中秋将至,整个京师洋溢在节日的喜悦氛围之中。
街头巷尾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,在阳光的照照耀下显得格外喜庆。
中秋灯节是三大灯节之一,另外两个灯节分别是春节和元宵节。
“宫城四门的灯笼一定要给咱家看好了,不能灭!要是灭了的话,当值的太监全都打死!”王承恩对着太监们吩咐道。
“王公公放心,小的们都记着呢。”
“嗯,”王承恩点点头,转身朝乾清宫走去。
刚走两步,身后传来跑步的声音。
转过身发现从内阁的方向跑来两个太监。
他们手里捧着公文,脚步十分慌乱。
“怎么回事?”王承恩问。
“回王公公的话,兵部送来了陕西大捷的塘报!”一个太监回答道。
“你呢?”王承恩问另外一人。
“小的手里有一份内阁转递南京送来的公文,还有一份太子殿下的家信!”
“家信?”王承恩意识到可能有大事要发生,急忙从他们手中接过信件跑向乾清宫。
听完王承恩的汇报后,崇祯说道:“先听陕西捷报。”
“遵旨。”王承恩打开公文念了起来。
“我朝十九年七月二十三,副将李顺祖携降将红娘子率一千精骑从西安府出发,长驱直入千里,在延安府城东三十里设伏。李闯贼中伏大败,遁逃至黄河岸边的刘家畔再次被我军包围。”
“混战中李闯贼被高氏刺死,刘宗敏宁死不降,怀抱李闯贼尸体投河自尽...”
听完捷报的内容后,崇祯没有想象中的高兴,而是皱了下眉,“也就是说没有尸体?”
王承恩额头上开始冒冷汗。
听崇祯话里的意思是在怀疑李顺祖和秦良玉谎报功劳。
他急忙又看了一遍塘报,低声说道:“塘报中是这样写的。”
“当时在场的人都有谁?”崇祯继续问。
这件事非同小可,必须弄清楚才行。
“除了李顺祖,红娘子以及千余士兵外,还有刘体纯,李过,高一功等流贼降将。李顺祖所部兵马回营后被秦良玉挨个亲自询问,确认无误后她才写了这封塘报。”
崇祯没有点头,而是挥手让王承恩继续往下念。
当对一个消息的真假产生怀疑时,不应该忙着下结论,而是从多个渠道进行求证。
锦衣卫的消息还没送来,他不能急。
王承恩接着念道:“李闯贼之死传遍整个关中,关中各地望风而降。刘芳亮率五千辎重兵投降,贺锦见大势已去也投降了唐通和阎应元。”
“皇爷,秦良玉还在塘报中询问如何处置流贼降将。”王承恩边看边念道。
崇祯低着头想了一会,开始犯难。
秦良玉是在询问给不给降将兵权。
其他降将倒还好,手中没有多少兵马,就算给了他们兵权也不足为虑。
贺锦和刘芳亮不同,他们二人的兵马加起来有一万五千多人。
如果给他们兵权,一旦复叛后果十分严重。
可如果不给他们兵权,这些人会心生异心。消息传出去后,将不再有人投降大明。
崇祯又想了一会后说道:“念秦良玉的信。”
王承恩放下塘报打开信件后一字一句的念了起来。
信的内容虽然很长,但是总结起来只有两点。
看小说就来云趣阁网 https://m.yunkans.net